二澳有米還有瓜果菜

小時候就讀村校的筆者,每天上學都會經過栽種了稻米或各種蔬菜的農田,看見農夫在田裡忙碌的身影。70年代,香港稻米栽種式微,稻田漸漸消失,印象中看過稻穗由青轉黃也只是一、兩次的事。這次來到二澳採訪,看到在山谷裡綿延的一大片綠色稻田,兒時回憶一一活現眼前。

地利不便的二澳(原稱義澳)位於大嶼山西北面,由大澳坐街渡過來大概約10分鐘,經鳳凰徑步行過來則要45分鐘。這裡的村民本來以務農為主,數十年前隨着村民悉數搬走後二澳便一直荒廢。直至2013年,二澳農作社成立並與村民合作開展復耕計劃,招募農夫開荒,二澳出產的本土有機農作物陸續投入市場。

走在阡陌之間仔細觀察,會發現二澳農莊種植的農作物品種繁多,稻米以外,有南瓜、冬瓜、毛瓜、西瓜;又有香蕉、甘蔗、粉葛、薑、紅菜頭、辣椒、蕃薯、花生和各種香草等。

二澳農作社經理李立航表示,復耕計劃可開墾的土地多達百畝,但基於人手及能力所限,目前已開闢的土地只有約十畝,其中有七、八成用來種水稻,餘下的用來種其他農作物,包括一個種了迷迭香、羅勒、薄荷等多種香草的香草園。

回想起多年前初抵二澳開荒,到處雜草叢生,同事們要用開山刀斬草開路,李立航表示,當初復耕的原意是要讓香港農產業重新出發,這目標至今沒有改變,只是這條路近年「愈行愈慢」,人手不足、產量不多及市場壓力都讓計劃的發展困難重重。二澳每年可產米兩造,由於產量少,目前主要只在二澳農作社位於大澳的店舖及網上出售。
本地人系列農業副產品
現時農場新鮮收割的農作物主要於大澳的二澳農作社店鋪出售及在其他小店寄賣,無論數量或保質期都十分有限,加上二澳位置偏僻,運費尤其昂貴,所以二澳農作社約於兩年前開始研發香港製造的一系列農業副產品,並以本地人及自家製系列命名,如彤姐蝦糕辣椒醬、醋浸紅菜、二澳薑粉、有機香茅蚊油等。

二澳農作社社長黃永根表示,製造和銷售農業副產品一方面可延長銷售線及期限,另一方面也有望做到「以食結緣」,讓吃過二澳物產的人有機會尋本溯源,回頭來嘗試了解二澳的歷史和發展。

他表示,農作社現正積極開拓更多銷售點,包括與大澳的餐廳合作,鼓勵餐廳製作的菜式使用二澳的農作物及副產品。另外,亦會嘗試增加副產品,在大澳及網上平台以外的網絡銷售,讓更多人認識二澳的產物。
「製造」更多愛本地薑的港人
曾經,元朗絲苗質素冠絕省港澳;70年代,香港蔬菜供應逾四成由本地自給自足,今時今日俱往矣﹗黃永根指出,本土種植無論如何也一定「種唔夠食」,所以食物教育與「製造」更多關心食物安全和質素以及支持本土耕作的消費者更形重要。

談到現在塱原、新田、南涌、荔枝窩多處也有重新種植稻米,而且很多時更着重參加者自身的耕種體驗,黃永根表示,二澳的復耕計劃離不開「種植是為了生產」的本質,但二澳農作社同時也會提供體驗活動,讓參加者透過參與插秧、收割、觀星等活動,連結土地及昔日的鄉村生活。
黃永根說:「種過米的人會知道米不是來自超級市場的,而透過認識及體驗有機耕作,不但可以鼓勵參加者支持本地農產,更可以培養他們對生產者及其他地方進口的食物一樣有要求。」

李立航補充:愈來愈多香港人認識到香港的土地是本土化生活的一部分,體驗活動協助人與土地建立關係,而換一個角度看,活動的參加者也可以對二澳的出產形成一種群眾監察,驗證二澳的耕作方式是與自然環境共存,間接提高了產物的質素。